安神清脑方剂

六经辨证治疗眼型重症肌无力

      [案一]太阴证睑废

文某某,女,6岁。

病史:家长突然发现患儿眼缝缩小,眯眼斜视。旋即右眼胞下垂,无力睁开,复视。某医院肌注“新斯的明”试验呈阳性反应,诊为“重症肌无力(眼肌型)”待查。同年北京某医院确诊为眼险“重症肌无力”。后转某某医院中医诊治1年。虽曾短暂开大脸裂,但上胞重新下垂后,反复治疗无效。来诊,按太明证睑废论治.3 个月基本治愈,现已巩固1年余。

初诊:右眼脸下垂而肿,视物困难,复视,午后尤重。面色微黄,乏力。舌质润红而暗,苦白灰黄,根部厚腻浊密布。此系脾湿之邪,蕴积已久,表实未解,上窜眼胞所致。证属足太阴睑废,法宜开闭除湿,宗仲景五龙荣肌汤方意主之。

辨证:眼睑属脾。牌生肌肉四肢,不仅专司运化水谷之精微,且有传导水湿之功用。患儿面黄乏力,乃脾困之象。更以舌象分析,苔虽白黄黏腻,但质淡湿润,显系表实未解,寒邪久闭;脾混之邪,蕴积益深。眼睑既属于牌,今水湿之邪不得外泄,而循经上窜于眼险,以致眼睑肿垂,无力开裂,故属足太明之证。

《金匮要略》云:''里水--甘草麻黄汤亦主之。”吴谦等按;里水之“里”字,当是“皮”字,其意乃皮水表实无热者,则当用此发其汗,使水从皮毛而去。今本其意而变通其法;以麻黄之辛温,开诸闭,驱水邪;半夏性燥而去湿,牌胃得之而健;甘草味甘,火土之色,补太阳大有奇功;配麻黄,更有通利寒湿之效,麻黄、半夏、甘草配伍,辛甘化阳,阳盛则湿消;甘草倍麻黄,化湿而不伤元气。

上方服后,眼皮稍可活动。原方加桂枝,温通经脉,辛以散邪;配杏仁.疏理肺窍,人手太阴以利水之上源。再服1剂,患儿眼睑开裂稍大,后随症加减。

后患儿曾有一整日可略微睁开右眼睑。苔浊腻始退,脾湿稍减。原方损益续服

二诊:舌质转谈红,白腻苍续减。湿浊内困已有消退之象,惟眼睑变化无进展。改服自制“针砂散”:针砂,硼砂,绿矾,白矾,神曲,麦芽,木通,广香,甘草,加强疗效。后又以甘草麻黄汤加减配合服用。

三诊:舌质淡红,白腻苔大有减退。肿湿渐化,脉絡始通,眼睑开合较前自如。但余邪未尽,应益土行水。本苓桂术甘并小半夏汤方意主之。

四诊;病情大有好转,原患眼牛后较重,近日晚间观察,双目基本一致。舌质已正常,白摩腻苔已退。惠眼睑稍厚,开裂较正常眼略小。病虽向愈,参之舌象等,尚属牌湿之邪未尽解,输化功能仍嫌不足。亟应抓住转机,健脾化湿,理气和中,助其运化之力,上方加减续服。

五诊:“睑废”基本治愈,视物已正常。惟眼胞仍稍厚,乃牌虛兼湿之象。以五苓散利水健脾。再除余邪。

其后,曾间服上方汤剂;或服剩余之针砂散(有时间隔二三周服1次)。

之后患儿再赴同仁医院复查示未见异常,为重症肌无力恢复期。患者眼睑恢复良好。

评析:现代医学所称重症肌无力,是以骨骼肌无力为特征的一种神经肌肉间传递功能障碍性疾病。相当于中医之上胞下垂,因其难治难愈,又名“睑废”。目为五官之一,五脏六腑之精气,皆上注于目。十二经脉,亦均与眼部密切关联。眼病虽为局部疾患,多由内脏病变而引起,内服药则重于整体考虑。大体说来,此证可分为先天与后天两大类:先天性患者,往往因发育不全而形成,常发于双眼;后天性多由于脾弱气虚,脉络失和等所致,常发于一目。本病例当属后者。本例睑废,以六经辨证应属太阴证。太阴者,土也。在脏为牌,在气为湿。寒邪侵人太阴与湿相搏,于是寒湿阻滞经络,精微物质不得上呈,眼睑失养,以致上胞肿垂,无力开合。寒湿内困于阴土难以消除之际,仅用补中益气、升阳举陷之常规方药,不能除其寒湿之邪,故效果不显;应散寒除湿以祛邪,脾阳得伸,运化复常,精微物质得以上呈,这才是治病之本。故遵仲景太阴病亦可以从外而解之变法,“于寒湿中求之”。先投以甘草麻黄汤,促使邪从皮毛速去(现代医学认为,注射麻黄索亦可加强“新斯的明”疗效),并以五苓散除余邪而收功。

{五龙荣肌汤阶段}六经辨证治疗眼型重症肌无力


评论